(二)间接积累生活
个体生活的积累和社会生活的积累都是作者对生活的直接积累。但是,人的精力与经验总是 有限的,而且往往受着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能任何生活都直接参与、直接体验。这样, 就有必要间接地积累生活经验。鲁迅曾指出:“作者写出创作来,对于其中的事情,虽然不 必亲历过,最好是经历过。诘难者问:那么,写杀人最好是自己杀过人,写妓女还得去卖淫 么?答曰:不然。我所谓经历,是所遇,所见,所闻,并不一定是所作,但所作自然也可以 包括在里面。”
大量的间接的生活积累,可以从与他人接触中获得,还可从书本中获得。前人或他人的生活 体会和实践经验,也有助于提高我们对生活的认识,丰富对生活的感受。 写作者积累生活的要求有三点:
(一)热爱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艾青在《诗论》中写道:“我生活着,故我歌唱。”“生活实践是诗人在经验世界里的 扩展,诗人必须在生活实践里汲取创作的源泉。”一个作者如果对人类的祸福、国家的安危 、人民的苦乐及各种社会活动漠然视之,冷眼旁观,他必然写不出感动人心的文章和作品。 对生活的热爱,包括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热爱和对写作的热爱。正如何其芳在《写诗的经 过》里所说的:“这种热爱和入迷却是我们做好任何工作的一个必要的条件!”所以我们必 须培养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写作的热爱。
(二)熟悉生活,洞察生活本质
写作者积累生活的过程,是从对生活的陌生到熟悉再到洞察的行为过程。不熟悉生活,对生 活缺乏洞察力,作者就会“身在宝山不识宝”。这里的关键在于作者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所 谓“有心”,就是鲁迅在《答北斗杂志社》里指出的:“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而“ 多看看”,是包括观察、感受、研究和理解诸方面在内的。“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 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的这句话,强调的就是我们要在“多看看”中发 现美。
(三)记录生活,丰富生活积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初学写作者应该像茅盾指出的那样:“在开始写作( 还没有发表你的处女作,你还没有发生材料恐慌以前)的时候或以前,就应当时时刻刻身边 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 见所闻随时记下来,你要和你的生活圈子以外的人做朋友,和他们多谈,记录他们的谈话, 写下你随时随地对他们观察的所得。”我们从《契河夫手记》中,也可以获得许多关于记录 生活素材的启示。
我国历代的大作家、大诗人都非常重视学识与写作的密切关系,并有所论述: “读书 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诗须识高,而非读书则识不高;诗须 力厚,而非读书则力不厚;诗须学富,而非读书则学不富。……识见日益高,力量日益厚, 学问日益富,诗之神理乃日益出。”这些话都强调指出了学识对于写作的重要作用。 写作者的学识既要博,也要专。如茅盾所说:“诵读要博,研究要专。”对初学写作的 人来说,尤应先注意博,然后再求专。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之所以能成为有巨大贡献的作 家,是和他们的博学多识分不开的。
写作者应该是学者。当代小说家王蒙曾提醒人们注意中青年作家的“非学者化”的问题。张 贤亮对此深表同意,他说:“写人生,没有哲学修养作基础,写社会,没有政治经济学理论 作基础,写社会主义国家的现实生活,没有马克思主义思想,正像要当外科大夫却不精通解 剖学一样是靠不住的。”“作者理性的整体应该是完整的、深刻的,对他的劳动对象应尽可 能地全面熟悉,而要做到这点,不仅需要有很多经历、丰富的生活,而且需要广博的学识。 ”(《写小说的辩证法》)因此,一个初学写作者,他在打基础的时候,就要把“诵读宜博, 研究宜专”作为努力的目标,尽量地丰富科学文化知识的库存,并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 总结前人的经验,可以把学识对于写作的作用,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强化作者的思 想、意识和感情;第二,增进作者多方面的文化科学知识的素养,提高写作主体的学识水平 ;第三,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以备写作的需要。
三、怎样进行学识储备
初学写作者怎样进行学识储备呢?
写作者进行学识储备,主要有以下两条途径:
(一)活的知识的储备
一个写作者,首先要从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个人遭遇等方面储备知识。茅盾曾 经将《红楼梦》第五回中的一副对联书赠青年作者徐重庆。这副对联是:“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意思是,客观世界的诸般事物都能洞察明白就是“学问”,对现实生 活的“人情世故”都很熟悉、通达,就自能“化”之为“文章”。为了储备活的学识,就应 该如鲁迅指出的那样,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二)书本知识的储备
书本知识是前人经验的总结,是人类文化的结晶。一个作者要储备知识,是离不开读书这条 途径的。有人问宋代的欧阳修,文章怎样才能写得好?他答道: “无他术,惟勤读而多为之 ,自工。”现代著名作家巴金回忆他的写作经历时说:“老师平曰讲得少,而且讲得简单, 他唯一的办法是叫学生多读书,多背书。当时我背得很熟的几种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止》 。……这两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我后来写了二十本散文,跟这个‘ 启蒙先生’很有关系。”(《巴金论创作》) 科学家、学者更是把读书看作他们治学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为了写《资本论》,从1843年开 始研究政治经济学,收集材料。他批判地阅读和研究了各种浩如烟海的理论著作、工作年报 、议会记录,所读过和摘录过的书籍多达1500种以上。凡是和他研究的内容有关的学科, 例 如农艺学、农业化学、实用经济学、实用工艺学、科学技术史,甚至解剖学,复簿记等等, 他都仔细地钻研过。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广博的学识,然后加以艰苦的科学研究,他才能写出 《资本论》这部 “工人阶级的圣经”。
以上两条途径,不能截然分开,应该将活的知识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储备,使二者互相 补充、相互作用和互相渗透。关于阅读,本书在讨论“写作过程”时,还有所阐述。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它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的思想只有在语言材料基础上才能 产生和存在。斯大林在《论语言学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完全没有语言的材料和完全没有 语言的‘自然物质’的赤裸裸的思想是不存在的。”所以,语言又被称为“思想的外衣”。
言语是人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言语过程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 说写者——作品”即编码创作过程,其二是“作品——听读者”即译码接收过程。这两者合 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言语过程。写作,是第一过程,即编码创作过程。它使用的码, 就是语言符号。因此,语言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在于:它既是组成文章或作品的要素,又是写 作的工具。
古今中外的文章家、作家都很强调语言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例如,刘大魁在《论文偶记》里 指出:“积字成句,积句成章,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这是说语言 是篇章内容的基础。鲁迅在《且介亭杂文,答曹聚仁》中指出:‘‘作文和口语不能完全相 同,讲话的时候,可以夹许多‘这个这个’‘那个那个’之类,其实并无意义。到写作时, 为了时间、纸张的经济,意思的分明,就要分别删去的,所以文章一定应该比口语简洁,然 而明了,有些不同,并非文章的坏处。”它说明写作使用的语言,与口语“有些不同”,是 经过加工的语言,比口语简洁、明了。
写作者进行语言学习,首先要知道:语言是写作的基本材料和工具,这种特殊的“材料和工 具”是需要经过艰苦的学习和锻炼才能获得和掌握的。因此,写作者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 获得和掌握语言这个写作的基本材料和工具,使自己写出的语言具有很高的质量:正确、准 确、明白、严密、自然、丰富、精炼、纯洁、生动、优美。
为此我们要学习三类语言,即:自然语言、科学语言、艺术语言。自然语言是日常生活的基 础用语;科学语言是分析性的语言,其内容是由逻辑思维抽象的事理,它通向科学的阐释; 艺术语言则是描绘性的语言,其内容是由形象思维产生的具体的形象,它通向艺术的创造。
在对以上三类语言有了基本理解并掌握了它们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选择其中 的一种或二种,进一步加深理解并熟练地掌握和使用。
其次,应该认识言语的基本职能和活动形式。言语具有三个基本职能:其一是符号固着职能 ,通过言语唤起和组织人的表象活动,从而对人形成稳固而丰富的内心生活起着重大的作用 ;其二是意义概括职能,使人有可能用言语进行抽象思维活动,从而大大地促进人的认识能 力的发展;其三是心理交流职能,使人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等心理活动得以宣之于 外,为别人所感知、所接受。
言语活动的形式也有三种:一,口头言语,它是一个人凭借自己的发音器官所发出的声音来 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言语,日常会话、口头作文、演讲、作报告、讲课等都是;二,书面言语 ,它是一个人凭借文字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言语;三,内部言语,它不是指向同别人交际的, 而是一种对自己发出的言语,是自己思考问题时的言语活动。写作中的打腹稿即是内部言语 活动。 写作者的言语能力由上述三种能力组成,而以书面言语能力为重点和标志。
四、写作者如何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
写作者应如何培养自己的言语能力呢?
第一、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要注意在生活中学习人民群众生动活泼的口语。如鲁迅所说的 那样,“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使文章更加接近口语,更有生气。’’鲁迅一生重视“从 活人的嘴上,采取有生命的词汇,搬到纸上来”。他作品中的许多生动、活泼的语言,都是 他“博采口语”的结晶。秦牧在《语林采英》一书中举出的大量事例,也说明了“语言的宝 库在当代人的口头上。”许多外国作家也都很重视学习人民的口头语言。如普希金从小就向 祖母学习语言,年长后还到附近市集上听盲人昌各种歌谣;托尔斯泰和各阶层的人物接触、 谈话后认真写语言笔记;高尔基、狄更斯的生活经历都很丰富,他们都在生活中积累了丰富 的语汇和表达方式。
“博采口语”并非照搬口语,而是必须对口语进行提炼、加工。有些方言土语虽很生动 ,但别处的人看不懂,就必须对它进行提炼、加工,使它们更加民族化,大众化。
第二、学习外国语言的词汇。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曾说:“我们还要多多吸收外 国的新鲜东西,不但要吸收他们的进步道理,而且要吸收他们的新鲜用语。”这是因为我们 学习外国语言的词汇、语法中有用的部分,可以丰富自己民族的语言。汉语中有着大量的外 来词,如:“咖啡”、“沙发”、“沙龙”、“吨”、“磅”、“干部”、“浪漫”、“麦 克风”、“安培”、“伏特”、“雷达”、“维他命”、“沙龙”、“镭射”、“拷贝”… …如果我们不吸收这些外来词,我们的语言就不能像现在这样运用自如地表达许多新的事物 和新的概念,不能适应新的生活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此外,适当地吸收外国语言的一些 句式,也有助于增强现代汉语的表现力。不过,在吸收外国语言的成份时,一定要防止滥用 外来词和欧化句式,否则就会破坏民族语言的纯洁性,读来使人感到别扭。
第三、吸收古人语言的精华。现代汉语中有许多词汇是从古代汉语中的词汇延续而来的 ,除了基本词汇以外,俗语、谚语、成语中的大部分也是从古人语言中继承的。我们知道, 不少文言词语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对这些古人语言中有生命力 的东西,我们也必须认真学习并储存在自己的语言仓库中,以便写作时使用。
经典作家和优秀作家的文章之所以写得精炼、深刻而又生动,是和他们善于运用富有生命力 的古人语言分不开的。如毛泽东批评那些只会夸夸其谈的主观主义者是“无实事求是之意, 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 ”短短数语,揭示了那些只会空谈的理论者的内心世界和浮夸作风。鲁迅在抒发深沉的感慨 或表示幽默讽刺的语气时,也常常使用文言的词语,如《阿Q正传》中,写阿Q从城里回来 带着沉甸甸的钱包去喝酒时,未庄人对他便一反常态:“虽然明知道是阿Q,但因为和破夹 袄的阿Q有些两样了,古人云:‘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待’,所以堂倌、掌柜、酒客、路人 ,便自然显出一种疑而且敬的形态来。”这里用了些文言词语,有助于表现旧社会人心的势 利。
文言词语要用得自然、贴切,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它们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现代的用法 ,使它们融化在自己的语言里,切不可生硬地搬用,否则会使人产生迂腐的感觉。
写作者培养言语能力的方法主要是:
(一)多听。所谓多听,就是要随时随地运用听觉器官捕捉语言信息。例如俄国著名的犹太作 家肖洛姆·阿莱汉姆十三岁时失去了母亲,他父亲绘他和姐妹们找了个后母。由于后母又带 来了几个孩子,家中人口多,收人少,日子过得很艰苦。他后母十分厉害,经常打骂他。而 他既不顶嘴,也不生气,却很注意听后母骂他的话,并记下来,如:
“吃——让蛆虫把你吃掉!”
“叫——让你牙痛得叫起来!”
“缝——给你缝寿衣!”
“写——把你写进死人的名册里!”
这些口语尖酸刻薄,很有特色,给阿莱汉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积累了丰富的词汇。
(二)多记。所谓多记,就是听到或读到好的词语、句子,要用一个本子记下来,以便复习 ,使用。阿莱汉姆就偷偷地拿个本子把他后母咒骂他的话记录下来,后来把那些词汇按照俄 文字母的排列顺序编排成一本《后母娘的词汇》,而且有意识地把这个书里的词汇用到小说 、剧本中,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他的书信体小说《美纳汉,孟德尔》,被高尔基称赞为: “一本绝妙的好书!”
(三)多读。所谓多读,就是要多读书面著作。书籍是古今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 文学家运用经过提炼、加工的语言写成的,它们的语言具有规范性、精炼性、严谨性等特点 。赵树理在《语言小谈》中强调“从群众的话海中吸取营养”,同时又指出:“书本上的好 语言,是别人从群众中取材和加工的结果,也是我们学习语言时的参考资料。”一般来说, “多读”主要指多读经典著作、中外文学名著和科学名著以及优秀的传记和历史著作。经典 著作如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著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的语言特点;而文学、科学、历 史等名著则是经过作家、科学家、史学家辛勤创造的科学语言或艺术语言,我们可以从中学 到大量的词汇、多样的句式、丰富的修辞和高超的用语艺术。不仅能大大充实我们的语言仓 库,而且使我们懂得炼宇、炼句、炼意的重要性,知道运用语言要符合语法,遵守“约定俗 成”的原则,写作不同文体的文章要运用不同的语言,还要因读者不同而确定使用怎样的语 言。
(四)多写。所谓多写,就是要通过多次的写作实践来积累词汇,加深对词汇的理解, 在写作中学习语言规律,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写作者学习语言与语言工作者研究语言不同。 语言工作者研究语言是根据语言学理论分析语言现象。而写作者学习语言不能仅仅停留在对 于语言知识的理论的掌握上,更要重视运用语言的艺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正和学开 车、学游泳、学舞蹈、学绘画一样,光懂一点道理不行,非要多练苦练才能学会学好。俗话 说“熟能生巧”,只有多写多练,才能运用自如,使语言成为自己表情达意的得心应手的工 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