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怎样泡茶茶更香? 绿茶花茶宜用三头盖碗,(绿茶也可用玻璃杯)90℃左右的沸水,投茶3克左右,先冲入少许水作温润泡,后注适量水,三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乌龙茶宜用宜兴紫砂等小壶小杯,投茶量占壶内腔1/3体积,100℃沸水,先注水作温润泡,在10秒左右时将水倒掉,俗称洗茶,最好始终保持沸水温度,正式泡茶在1分钟左右将茶汤倒出,对火味儿(北京人说糊味儿)重的乌龙茶,要少投茶,水在10秒左右出壶。 绿茶,花茶宜在杯中余1/3水量时再续水,一般只冲泡三次。 红茶:用沸水冲泡,可清饮,也可调饮。加糖,加牛奶,加果汁,也可制成泡沫红茶作冷饮。 茶和与之配套的茶具、方法之外,要用好水,水的标准除了卫生标准外,应无异味,这样泡茶,才能喝出香味儿来。3.什么叫粗茶细喝,细茶粗喝?以北京人喝花茶为例:粗花茶,梗大叶粗,投茶量要少,水要开,此为细喝。精制花茶,叶嫩芽鲜,味薄汁少,要多投茶,用落开水,或热水机中的开水,此为粗喝。 细喝粗喝要根据茶的特点,你自己认为不好喝的茶不妨少投茶,喝淡茶兴许能喝出点什么别的味道来。 之二:旅途中怎样泡茶 司机和旅客在工作或旅行途中,如果身边有温开水,而又想喝杯浓郁的香茶,怎么办? 笔者经过多次试验,向您推荐一种泡茶新法:在温开水中加入少许白糖或红糖,搅拌溶解,然后再放茶叶,五分钟后,您便可品尝到又甜又香的糖茶。假若没有温开水,凉开水也可,多泡几分钟即可。 当然,若直接用800C、900C开水泡茶,效果尤佳。这是因为,茶叶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以咖啡碱(又称咖啡因)为主,咖啡因能与葡萄糖或果糖形成氢键而易溶于白糖或红糖之中。 之三:怎样泡茶味更好 泡茶主要要掌握好茶叶的用量和水的温度,才能使茶的味道更好。 茶叶的用量,有“细茶粗吃,粗茶细吃”之说。一般来说,细嫩之茶含茶汁较少,冲泡时要多放一点;粗茶含茶汁多,要少放些。以250毫升一杯水为计,一般茶叶可放3~5克,而乌龙茶等精细茶应放8克左右。 冲泡茶叶的水温,要看水的质量和茶叶的等级。如果水质较好,烧开即可泡茶,过沸会损失水中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使茶汤失去香味;若水质不佳,就要多煮一会儿,使杂质沉淀。俗话说:“老茶宜沏,嫩茶宜泡。”所谓沏,就是用刚烧开的水;所谓泡,就是用热水瓶中的水。从科学的角度来讲,用湿度很高的水沏茶,会破坏茶叶中的维生素C,但水湿过低又不易使茶叶香味溢出。为两全其美,品饮高级、细嫩的绿茶,水温最好是80~90℃。特别嫩的茶,泡茶时水温还可以再低一些。其他中低档茶,可用100℃的滚水冲泡。至于红茶、花茶,则宜用刚煮沸的水冲泡,并加以杯盖,以免释放香味。 茶和水的比例,一般是3~4克干茶,加200~250毫升的开水,泡3~4分钟后慢慢品饮为好。高档茶一次冲泡 过多,会影响茶清幽、淡远的真味;低档的用量过多,苦味较重,难以入口。总之,泡茶颇有学问。只有细心揣摸,反复实践,才能享受到茶的芬芳和甘醇. 之四: 怎样泡茶待客 元旦, 春节即将来临,借假日之即,亲朋好友都相互拜访贺年。客来敬茶是中国的传统礼节。怎样才能把茶叶泡好呢?在此简要介绍北京人待客常用的三种茶泡饮方法。 花茶 花茶是北方人最喜欢的一种茶。特别是在冬天,品尝一杯花茶,人们会感到万花芬芳的春天气息。泡花茶最好是用“盖碗”,它有“盖、碗、托”三件,称“三才碗”。 泡茶时,先把茶具烫洗干净备用。茶叶一般选用80元至150元一斤的花茶,这个档次的茶叶最实惠:一芽两三叶,茶味足,耐冲泡, 窨花次数适中,有香而不盖茶。用茶匙将茶叶拨入盖碗中(一般放三克至五克),再用沸水冲泡。先入水半碗,过两分钟再把沸水倒满。二次倒水时可高冲低斟。高冲令茶叶在碗中打转,充分使水茶相融,低斟使水平静,盖好盖一分钟后品饮。品饮时先拿盖闻香,再用盖轻轻刮一下茶汤表面茶沫,就可以慢慢品饮了。男士可先把盖斜盖,食指压盖,拇指和中指夹起盖碗,从盖与碗错开的缝中小口品饮。这种品饮不需打开盖,茶不宜凉,味不宜跑。品后将碗放于托上。男士的这种品饮可显示阳刚豪爽之气。女士则一手端起茶托,一手启盖,轻轻刮一刮水面,使茶汤泛起,小口品尝,这既可饮到浓淡相宜的茶汤,又显示女士的稳重。茶汤喝至半碗可以及时续水。 绿茶 近年来,北京饮绿茶的人日渐增多,春节可以选购每斤100元至200元一斤的新鲜绿茶,如龙井、碧螺、信阳毛尖等,这个档次的茶,有“旗”有“枪”,即芽叶完整,叶如旗,芽如枪,茶味浓,耐冲泡。饮绿茶要用玻璃杯。用茶匙放入三克左右的茶,将水温85℃-90℃的水冲入杯中三分之一,两分钟后再用高冲低斟的手法冲至七成满,切勿满杯。满表示为不敬,所谓“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人情”,这就是酒满茶浅的敬客之道。一分钟后茶叶徐徐落到杯底,可以慢慢品饮,女士可以一手托杯底,一手拿杯小口品饮。男士可用一手拿起杯子,无须托杯,先闻香后品饮。 乌龙茶 这种茶身骨重实,有叶无芽,为浓香持久的半发酵茶。她既有红茶的醇和又有绿茶的清香。所以人称“铁观音”,重实如铁,美如观音,岩茶“岩骨花香”。由于此茶叶大无芽,香浓耐泡,所以有人说乌龙茶“十泡而有余香”。 乌龙茶本来是闽南和潮汕一带人最喜欢喝的茶,近年来在北方特别是北京也逐渐流行起来。茶馆、茶艺馆也多用此茶作茶艺表演。这种茶叶加工复杂、费时,饮用冲泡程序多,耐冲泡而品饮的时间长,所以饮此茶,也叫饮“功夫茶”。 饮乌龙茶最好是选用紫砂茶具。一壶六杯为宜,配有茶船。“壶如拳,杯如圆”,是说壶像拳头大,杯如桂圆小。茶叶可以购买200元左右一斤的铁观音、岩茶、冻顶乌龙茶。冲泡时先烫洗茶具,烫好后摆于茶船上。用茶匙将茶叶拨入壶中,这叫“请君入宫”。铁观音、冻顶的用量约为壶容量的四分之一,若是岩茶可放三分之一。用100℃的沸水冲满壶,盖好盖,再迅速把沸水倒出,落于茶船底层。这叫“温润泡”,由于乌龙茶茶叶粗大,这样便于香气更好地发挥,再将沸水冲满,要高冲低斟,盖好盖后再用沸水冲烫壶身壶盖,使茶壶内外受热,便于茶壶内茶叶迅速展开,香气透出。约一分钟即可斟杯品饮。斟茶时将六个小杯一线排开于茶船上。端起茶壶,拇指压盖,依次来回倒入杯中,这叫“关公巡城”。最后将剩下的浓汁(精华),分别点倒在六个杯中,这叫“韩信点兵”。这种倒茶法不但是一种茶艺表演,而且可以使每位客人喝到浓淡、香气相同的茶汤。 饮乌龙茶时茶汤要一次倒出,不需留底,二泡时闷壶时间稍长,为两分钟,三泡时为三分钟,四泡时为四分钟,以后均为闷四分钟。 以上简单介绍三种茶的冲泡和饮用方法。若读者对茶道、茶艺感兴趣,节日休闲可到茶艺馆坐坐,听听古筝、轻音乐。茶艺小姐为您表演一道茶艺,您可学些泡茶知识。您若购买一套自己喜爱的茶具,闲暇时,可学着茶艺小姐那样泡茶、品茶,您的身体会变得健康,精神得到安宁,“饮茶养生,茶寿百年”。 之五:干花中草药并非都适合泡茶喝 药学专家认为,有些干花、中草药当茶饮用对身体并无大碍,但有些却不宜饮用。 先说用中草药泡茶。如胖大海是纯粹的中药,只适于风热邪毒侵犯咽喉所致的音哑,因声带小结、声带闭合不全或烟酒过度引起的嘶哑,用胖大海无效。而且,饮用胖大海会引起大便稀薄、胸闷等副作用,特别是老年人突然失音及脾虚者更应慎用。 决明子可降血脂但会致腹泻 银杏叶有毒不可泡茶饮用 决明子虽然有降血脂的作用,但同时可引起腹泻,长期饮用对身体不利。 甘草长期服用引起血压升高 至于甘草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等功效,但长期服用能引起水肿和血压升高。 干花泡茶,也不是绝对安全,如饮用野菊花茶后少数人出现胃部不适、胃纳欠佳、肠鸣、便溏等消化道反应,脾胃虚寒者、孕妇不宜。专家指出,不要将干花、中草药当补品饮用。 另外,无论剂量过大还是服用时间过长,都可能发生毒副作用。正在服用西药的患者饮用中草药茶更应注意,因为不适当地与西药联用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之六:泡茶技法(一):传统泡法一.特色:道具简单,泡法自由十分适合大众饮用。 二.冲泡步骤: 烫壶:将沸水冲入壶中至溢满为止. 倒水:将壶内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置茶:这是比较讲究的置茶方式,将一茶漏斗放在壶口处,然后用茶匙拨茶入壶。 注水:将烧的水注入壶中,至泡沫溢出壶口。 倒茶: 1.先提壶沿茶船沿逆行转圈,用意在于刮去壶底的水滴,俗称“关公巡城”(是因为一般壶都是红色,刚从茶池中提出时热气腾腾,有如关公威风凛凛,带兵巡城),注意磨壶时的方向,右手执壶的欢迎喝茶时要逆时针方向磨,送客时则往顺时针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壶,则反之。 2.将壶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汤均匀。 3.另一种均匀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壶轮流给几杯同时倒茶,当将要倒完时,把剩下的茶汤分别点入各杯中,俗称“韩信点兵”。注意倒茶时不能一次倒满一杯,至七分满处为好。 分茶:将茶中的茶汤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满为宜。 奉茶:自由取饮,或由专人奉上。 去渣:用渣匙将壶中茶渣清出。 以备后用:客人离去后,洗杯,洗壶以备下次用。 之六:泡茶技法(二):安溪式泡法 1.特色:安溪式泡法,重香,重甘,重纯,茶汤九泡为限,每三泡为一阶段。第一阶段闻其香气是否高,第二阶段尝其滋味是否醇,第三阶段看其颜色是不有变化。所以有口诀曰: 一二三香气高。 四五六甘渐增。 七八九品茶纯。 2.冲泡步骤: 备具:茶壶的要求与潮州式泡相同,安溪式泡法以烘茶为先,另外准备闻香杯。 温壶、温杯:温壶时与潮州无异,置茶仍以手抓,唯温杯时里外皆烫。 烘茶:与潮州式相比,时间较短,因高级茶一般保存都较好。 置茶:置茶量依茶性而定。 冲水:冲水后大约十五秒中即倒茶。(利用这时间将温杯水倒回池中)。 倒茶:不用公道杯,直接倒入闻香杯中,第一泡倒三分之一,第二泡依旧,第三泡倒满。 闻香:将品茗杯及闻香杯一齐放置在客人面前。(品茗杯在右,闻香杯在右) 抖壶:每泡之间,以布包壶,用力摇三次。(抖壶是使内外温度,开水冲入后不摇是为使其浸出物增多。这与潮州式在摇壶意义恰恰相反,因为所用的茶品质不同。 注:安溪在福建省南安县西,产茶自古闻名。安溪式的泡法是用铁观音,武夷茶之类的轻火茶。 之六:泡茶技法(三):潮州泡法 1.特色:针对较粗制的茶,使价格不高的一般茶叶能泡出不凡的风味。讲究一气呵成,在泡茶过程中不允许说话,尽量避免干扰,使精、气、神三者达到统一的境界。对于茶具的选用,动作,时间以及茶汤的变化都有极高的要求。(类似于日本茶道,只比其逊于对器具的选用) 2.冲泡步骤: 备茶具:泡茶者端坐,静气凝神,右边大腿上放包壶用巾,左边大大上腿放擦杯白巾,桌面上放两面方巾间放中深的茶匙。 温壶、温盅:滚沸的热水倒入壶内,再倒入茶盅。 干壶:持壶在包壶用巾布上拍打,水滴尽后轻轻甩壶,向摇扇一样,手腕要柔,直至壶中水份完全干为止。 置茶:以手抓茶,视其干燥程度以定烘茶长短。 烘茶:置茶入壶后,若茶叶在抓茶时,感觉未受潮,不烘也可以,若有受潮,则可多烘几次。烘茶并非就火炉烤,而是以水温烘烤,如此能使粗制的陈茶,霉味消失,有新鲜感,香味上扬,滋味迅速溢出。(潮州式所用的茶壶密封性要很好,透气孔要能禁水,烘茶时可先用水抹湿接合处,以防冲水时水份渗进。) 洗杯:洪茶时,将茶盅内的水倒入杯中。 冲水:烘茶后,把壶从池中提起,用壶布包住,摇动,使壶内外温度配合均匀,然后将壶放入茶池中,在将适温的水倒入壶中。 摇壶:冲水满后,迅速提起,至于桌面巾上,按住气孔,快速左右摇晃,其用意在使茶叶浸出物浸出量均匀。若第一泡摇四下,则第二泡,第三泡则顺序减一。 倒茶:按住壶孔摇晃后,随即倒入茶海。第一泡茶汤倒完后,就用布包裹,用力抖动,使壶内上下湿度均匀。抖壶的次数与摇次数相反。第一泡摇多抖少,往后则摇少抖多。 分杯:潮州式以三泡为止,其要求是,三泡的茶汤须一致,所以在泡茶过程中不可分神,三泡完成后,才可如释重负与客人分杯品茗。 注:以上只是潮州的杂派泡法。 之六:泡茶技法(四):宜兴泡法 1.特色此种泡法是融合各地的方法,研究出的一套合乎逻辑的流畅泡法,讲究水的温度。 2.冲泡步骤: 赏茶:由茶罐直接将茶倒入茶荷(一种盛茶的专用器皿,类似小碟)。由专人奉至饮者面前,以供其观看茶形,闻取茶香。 温壶:将热水冲入壶中至半满即可,再将壶内的水倒出到茶池中。 置茶:将茶荷的茶叶拨入壶中。 温润泡:注水入壶到满为至,盖上壶盖后立将水倒入茶公道杯中。(目的是为茶叶吸收水份并可洗去茶的不洁之嫌。) 温杯烫盏:将公道杯中的水再倒入茶盅中,以提高杯的温度,有利于更好的泡制茶叶。 第一泡:将适温的热水冲入壶中,注意时间以所泡茶叶的品质而定。 干壶:执起茶壶,先将壶底部在茶巾上沾一下,拭去壶底的水滴。 倒茶: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 分茶:将公道杯的茶汤倒入茶杯中,以七分满为宜。 洗壶、去渣:先将壶中的残茶取出,再冲八水将剩余茶渣清。 之六:泡茶技法(五):诏安泡法 1.特色:用于冲泡陈茶,在纸巾上分出茶形,以及洗杯的讲究。 2.冲泡步骤: 备具:首先将布巾折叠整齐,放在泡者习惯位置,茶盘放在壶的正前方。 整茶形:因泡茶所用的者是陈年茶,碎渣较多,所以要整形,将茶置于纸方巾上,折合轻抖,粗细自然分开。整理完茶形,将茶叶置放桌上,请客人鉴赏。 烫壶:烫壶时,盖斜置壶口,连壶盖一起烫。 置茶:烫壶用的水倒掉后,盖放在杯上,等到壶身水气一干即可置茶,将细末倒在低处,粗形倒近流口,避免阻塞。 冲水:泡沫满溢壶口为止。 洗杯:诏安式所用茶杯为蛋壳杯,极薄极轻,洗杯时将杯排放小盘中央,每杯注水约三分之一,洗杯时双手迅速将前面两杯水倒人后两杯,中指托杯底,拇指拨动,食指控制平衡,在杯上洗杯,动作必须俐落灵巧、运用自如,泡茶的功夫高低从洗杯动作就可断定。 诏安式以洗杯来记量茶汤浓度,第一泡以双手洗一遍,第二泡以双手洗一来回,第三泡则以单手洗一循环,主人喝的留在最后,水溢杯后,用中指擦掉一小部份水,食指、拇指捏拿倒掉。 倒茶:持别注意要轻斟慢倒,不缓不急,以巡戈式倒法,第一杯留给自己,因为含渣机会可能比较大,茶流成滴即应停止。以三巡为止,焙火较重的茶,三巡后,香味尽去,皆不取。 清洁茶具:以备后用 。 之七:茶道 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因此我国历代社会名流、文人骚客、商贾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为荣,特别喜好在品茗中,吟诗议事、调琴歌唱、弈棋作画,以追求高雅的享受。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益的一种和美仪式。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在唐朝寺院僧众念经坐禅,皆以茶为饮,清心养神。当时社会上茶宴已很流行,宾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动中,品茗赏景,各抒胸襟。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 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首次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日本《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日本《本朝高僧传》也有:“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的记述。直到日本丰臣秀吉时代(公元1536~1598年,相当于我国明朝中后期)千利休成为日本茶道高僧后,才高高举起了“茶道”这面旗帜,并总结出茶道四规:“和、敬、清、寂”,显然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 中国的茶道早于日本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但遗憾的是中国虽然最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该领域中不断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却没有能够旗帜鲜明地以“茶道”的名义来发展这项事业,也没有规范出具有传统意义的茶道礼仪,以至于使不少人误以为茶道来源于他邦。中国的茶道可以说是重精神而轻形式。有学者认为必要的仪式对“茶道”的旗帜来说是较为重要的,没有仪式光自称有“茶道”,虽然也不能说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称道,那似乎就泛化了,最终也“道可道,非常道”了。 泡茶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简单得来只要两个动作就可以了:放茶叶、倒水。但是在茶道中,那一套仪式又过于复杂或是过于讲究了,一般的老百姓肯定不会把日常的这件小事搞得如此复杂。 事实上中国茶道并没有仅仅满足于以茶修身养性的发明和仪式的规范,而是更加大胆地去探索茶饮对人类健康的真谛,创造性地将茶与中药等多种天然原料有机地结合,使茶饮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大大地增强,并使之获得了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是中国茶道最具实际价值的方面,也是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重视和喜爱的魅力所在。之八:茶艺演示(一):绿茶茶艺 用具: 玻璃茶杯 香一支 白瓷茶壶一把 香炉一个 脱胎漆器茶盘一个 开水壶两个 锡茶叶罐一个 茶巾一条 茶道器一套 绿茶每人2—3克 基本程序:>> 绿茶程序解说 1.点香 焚香除妄念 7.泡茶 碧玉沉清江 2.洗杯 冰心去尘凡 8.奉茶 观音捧玉瓶 3.凉汤 玉壶养太和 9.赏茶 春波展旗枪 4.投茶 清宫迎佳人 10.闻茶 慧心悟茶香 5.润茶 甘露润莲心 11.品茶 淡中品致味 6.冲水 凤凰三点头12.谢茶 自斟乐无穷 之八:茶艺演示(二):乌龙茶茶艺 一、用具 1.宜兴紫砂壶一对 2.龙凤变色杯一套 3.茶荷一个 4.茶道器一套 5.茶盘一个 6.开水瓶两个 7.电随手泡一个 8.茶巾两条 9.香炉一个 10.香一支 11.茶叶每壶10—15克 二、基本程序:>> 乌龙茶程序解说 1.焚香静气,活煮甘泉 2.孔雀开屏,叶嘉酬宾 3.大彬沐淋,乌龙入宫 4.高山流水,春风拂面 5.乌龙入海,重洗仙颜 6.玉液移壶,再注甘露 7.祥龙行雨,凤凰点头 8.龙凤呈祥,鲤鱼翻身 9.捧杯敬茶,众手传盅 10.鉴赏双色,喜闻高香 11.三龙护鼎,初品奇茗 12.再斟流下,二探兰芷 13.二品云腴,喉底留香 14.三斟石乳,荡气回肠 15.含英咀华,领悟岩韵 16.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17.茗茶探趣,游龙戏水18.宾主起立,尽杯谢茶
也谈袍茶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站立即删除。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文章录入:开心笨笨 责任编辑:开心笨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