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军旅同心 >> 读书赏析 >> 心得体会 >> 文章正文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及其落实的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10 10:27:19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改革开放30年来理论创新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我认为,党中央决定在全党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必要和及时的。

  一、寻求经济社会发展正确道路的艰辛探索:科学发展观与苏联模式发展观的异同

  共产党领导广大民众推翻旧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说到底是为了国家富强、广大民众的幸福安康。因此,在取得政权以后,执政的共产党探索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寻求正确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战略就成了贯穿社会主义建设史的一条主线。在这个探索过程中,付出了不少代价,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苏联模式的发展观和战略。

  世界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苏联,可称之为苏联模式发展观。这个发展观,可以概括为“八重八轻”:重政治轻经济,重工轻农,重重工业轻轻工业,重军用轻民用,重计划轻市场,重速度轻效益,重积累轻消费,重国家利益轻个人利益。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发展观念和战略?苏联是一个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文化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斯大林认为,“落后就要挨打”,为此,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加强国防建设;通过集中统一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用行政的力量,在短期内赶上资本主义强国;这样一来,重速度、重积累、重国家利益就成为必然的了,而忽视农业、轻工业、民用工业的发展,轻视市场作用,轻视经济效益,不重视个人利益、不重视人民的消费也似乎是合乎逻辑的了。

  当然应该看到,这里的“重”与“轻”是相对的。比如说,重政治轻经济并不是说苏联不搞经济,而是说,在对待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任务和经济任务时,夸大了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甚至有些本末倒置,把巩固政治权力当作搞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经济建设变成为政治和军事目的服务,而不是真正的中心任务。这种发展观和发展战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过积极的历史作用,它保证苏联一定时期内的政局相对稳定,在短期内赶上西欧发达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强国,为后来卫国战争的胜利打下物质基础。

  问题在于是否“适度”。任何观念和发展战略正确与否,都要视其时间、地点、条件论定;过度了,绝对化了就要出问题、出差错。这种发展观和发展战略突出的缺陷就是造成苏联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特别是导致农业长期落后。1953年与1913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8.36倍,农业总产值只增长46%;工业总产、值中,甲类工业(生产资料生产)一般约占3/4,而乙类工业(消费品生产)仅占1/4。苏联70%的工业生产与军火工业有关,大大超过维护国家安全的必要限度和苏联国力所允许的限度。这种发展战略不能体现“以人为本”这一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使民生的改善受到影响和限制。重政治轻经济导致一波又一波的政治运动、政治镇压,严重限制和破坏了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因而这种发展难以持续。这也是苏联终于发生剧变的重要原因。

  (二)从苏联模式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转变。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的发展观念和战略在不少方面是学习苏联的。尤其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主导下,在实行计划经济时期,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在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上,从理论到实际执行的方针、政策都同苏联十分相似。1956年,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提出了以苏为戒,处理好重轻农三者关系,加重对农轻投资比例,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以及中央与地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等一系列关系问题,提出“都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参见《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69、275页)。翌年,毛泽东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法和“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同上,第387页)。这是对发展观和战略的一次调整,后来由于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又偏离了社会发展常规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

  改革开放以后,中共实行了发展观念和战略的重大转变,这主要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立为中心,这里包含着对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发展基础、发展动力作了不同以往发展观的回答;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允许农民进城务工、兴办乡镇企业等办法,逐步调整了工农、城乡关系;调整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实行承认差别、允许“先富”、尊重人权等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但此时我国还没有完全摆脱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因为首先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不能不首先强调总量的增长,强调多和快,“效率优先”。人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集中到GDP的增长速度上。而GDP的增长并不能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社会公正程度。这样,在世纪之交,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我国以及国外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同苏联模式发展观的比较。

  这两种发展观都是在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大国中,为了强国富民而形成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战略。但由于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实践经验不同以及经济文化基础的差别,两种发展观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第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政治任务和经济任务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政治作为上层建筑是为经济基础服务并起保证作用的。苏联模式的发展观念和战略,也重视经济建设,但在斯大林的阶级斗争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决定性力量”,“通过无产阶级的残酷的阶级斗争来消灭阶级”,经过“最大限度地加强”国家政权使国家消亡等理论影响下(参见《斯大林全集》第11卷第148—149页、第13卷第190页),实际上把搞阶级斗争、强化无产阶级专政作为统帅一切工作的纲领,把唯物主义变成“唯权主义”。

  第二,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国计和民生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中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苏联模式的发展观强调国家的整体利益,这并不错,但它忽视了个人的利益;优先发展重工、军工而牺牲农民的利益,忽视轻工业、民用工业的发展;过高的积累率限制了人民消费水平的应有提高(1989年苏联职工工资占国民生产总值不到30%,同年美国为62%)。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站立即删除。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文章录入:烟灰缸    责任编辑:烟灰缸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