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军旅同心 >> 读书赏析 >> 心得体会 >> 文章正文
教育工作者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加强德育工作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10 10:29:07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核心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作为学校的一名德育工作者,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来谈一谈有关看法。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其最基本的内涵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教育最应该体现以人为本,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和落脚点还是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因此,以人为本应该教育最基本、最高的价值追求。

  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实现其教育意义。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意义,就是在德育上求善,在智育上求真,在美育上求美。教育要实现以人为本,必须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前,要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方式方法的不当,我们的德育停留在做表面文章的层面上,实效性不高,多年来,中小学德育工作一直不断被加强,同时也不断的被指责,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很多。

  一、对德育工作现状的反思

  1、遵守纪律为什么

  学校德育离不开抓纪律教育,但纪律教育应该怎样抓?怎样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并遵守呢?

  在我们的许多学校,穿戴整齐是为了迎检过关,是为了值周检查。搞好卫生是为了保住流动红旗,守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荣誉。这无形中使德育增加了急功近利的色彩,这样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无疑是一种误导。

  一次次这样的教育,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了什么?离开了学校的要求,他还会做什么呢?分析以往的德育工作,我们不难发现,学校重视的是班集体的荣誉,各类竞赛的排名,评比的结果等,却忽略了在日常小事中对学生的帮助和教育,忽略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什么是德育?德育的核心在于“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是在日常生活中,在点滴小事中感受道德规范,是谆谆教诲、循循善诱,靠点点滴滴、日积月累、滴水穿石,德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教而教”,而兴师动众的检查评比代替不了学生自己的领悟、体会、反思、践行。

  2、活动效果又如何

  不可否认,近年来,各校都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对学生道德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些做法华而不实,流于简单化、表面化。

  我们的一些活动,主持人是教师,讲话的是领导,孩子实际上成了陪衬和摆设。成人们一厢情愿的活动形式,对孩子们来说,枯燥、乏味,叩不开孩子的心扉。

  德育不是单单靠口号、格言、警句就能奏效的,要使德育生活化,进一步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学习实际,就要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把德育做到孩子的心里去。

  3、孩子天性了解吗

  我们做教师的往往自认为出于对学生的好心,却没有把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放在眼里。一个漫不经心的眼神,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一句冷漠的话语,会给孩子蒙上难以磨灭的阴影;一次不公平的待遇,会让学生刻骨铭心。

  我们目前有些课堂常规和纪律,是否都是正常的、合乎情理的、合乎儿童天性的?我们是不是限定了儿童天性的发挥、表达的自由、思维的自由?学校不是不要规范,而应当在合理地顺乎天性的基础上,将强调校园规范与保护儿童天性自由地结合起来,该规范的规范,该自由时自由,若一味地强调规范,势必使儿童在一定程度上感到校园的压抑。

  在师生交往中,教师无时不刻都在向学生示范道德准则,不断地向他们“输送”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是最有说服力的德育,也是最经常、最实在的德育。

  4、儿童应怎样尊重

  今天的德育,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漠视学生权利,没有一个教师说自己不爱学生,但教育首先是人格教育,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学生有受人尊重的权利,但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很多纪律的约束,制度的制定,都缺乏对儿童的尊重和关怀。

  我们常常辩解自己的一些做法是为了学生好,可是却常常忽略,有时我们的教育体现的并不是“育”的过程,而是学生被驯服的过程,从手背后不许动到训斥、责骂、体罚,都缺乏对儿童的尊重。在课堂教学中,处理问题乃至日常的师生交往中,也常常会出现不尊重学生人格,不体谅学生感受的情况。因此,漠视学生权利,缺乏人文关怀,已成为当前德育工作中突出的问题。

  5、教育如何常态化

  在日常的学校教育中,我们常常有意无意地为学生创造不真实的教育情境,引导学生说“高尚的口号”。学生经常浸润于虚假的道德情境中,他们怎么会言行一致呢?

  德育存在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存在于师生的相互交往中,一个人在自然状态下(常态)的行为是最真实、最稳定的行为,只有教育者对学生的教育、监督回到自然生活状态时,我们的德育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德育成了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缺乏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通盘考虑,恰恰在“加强”中迷失了德育本来的意义。德育不能急功近利,只有拿出高招、实招、好招,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才真正成为可能。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站立即删除。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文章录入:烟灰缸    责任编辑:烟灰缸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