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旅游产业转型发展和旅游景区提档升级的严峻形势之下,武隆旅游发展迫切需要文化的支撑,挖掘新的增长点。继荣膺“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旅游桂冠之后,武隆又推出了文化与自然相结合的旅游名片——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武隆”。“印象武隆”丰富了武隆旅游的内涵,达到了文化带动旅游、旅游促进文化的双重目的,加快了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
一、“印象武隆”的演出概况
由王潮歌、樊跃担任总导演,张艺谋出任艺术顾问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武隆”,充分结合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资源和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以高山峡谷为舞台背景,以群众生产生活、民风民俗、历史人文和美丽传说为艺术素材,带给观众以文化为线、山水为伴的视听享受和心灵体验,实现了自然遗产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充分体现了地方元素与各类文化的结合。
截至11月14日,共演出235场,累计销售门票43万多张,实现门票收入5000余万元,平均上座率达70%,特别是节假日和周五周六,每晚演出两场,2662个座位场场爆满。“印象武隆”推出后,按照张艺谋团队的说法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是——竟然没有“培育期”!
“印象武隆”带来的综合效益十分明显,实现了以文兴旅、以文就业、以文富民。
就经济效益而言,“印象武隆”既是一个旅游产品,也是一个文化产品,但都是消费产品。“印象武隆”增加了消费总量,提高了消费水平,是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印象武隆”改变了过去游客“停留短暂”的现象,通过实施“2420”工程,让游客多留24小时,为全县增收20亿元。目前,平均每天约有5000人留在武隆,每个人比以往多消费200元,每晚能带给武隆100万元的收益。
就旅游效益而言,仅以“五一”小长假为例,全县接待游客40.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2亿元。上半年在“印象武隆”的拉动下,全县接待游客793万人次,游客同比增加13%,实现旅游收入40亿元,。同时,“印象武隆”还成为境外游的桥梁。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观看了“印象武隆”后,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新西兰的雷蒙杰·布莱格先生欣赏后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展现了武隆人民的生活,他们非常投入,每个人表情都很享受。”
就社会效益而言,“印象武隆”演出团队300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当地农民,而且还有不少来自汶川地震灾区、三峡库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印象武隆”还带动当地群众积极就业,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目前演员平均工资为2500元,主要角色能拿到4000元,远高于当地务工收入。当地原住民围绕“印象武隆”做文章,从事餐饮、住宿、土特产销售、纪念品制作销售、交通运输、导游等服务,开发衍生品延伸产业链。“印象武隆”的推出,还形成了倒逼机制,进一步完善了旅游设施,提升了景区功能,优化了旅游环境。
二、“印象武隆”的文化启示
加快文化繁荣发展,必须以地域文化资源条件为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为落脚点,努力实现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武隆积极探索旅游与文化融合,依托国际名导演挖掘地方文化,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全力打造成为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和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启示之一:以文兴旅,创新发展旅游理念
旅游业本质上是一个文化性非常突出的产业,文化发展既给旅游业提供了产品,也给旅游业提供了发展动力,同时也为旅游业提供了一种外向型发展的契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旅游和文化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旅游和文化成为人们寻求精神生活的一种新的方式。人们更趋向于文化性强、科技水平高、有创意、能参与的旅游项目,可以说,未来旅游业的竞争主要集中于旅游文化的竞争。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旅游消费品,深入开发和挖掘旅游文化,通过文化理念的设计,用文化去适应和影响市场,以文兴旅,创造竞争优势。
在旅游发展中,武隆始终关注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选择适合的旅游文化理念并贯穿于旅游产品设计、市场定位、包装广告、公关形象、促销服务等旅游营销过程中。还致力于挖掘出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让世界知道武隆不仅山川秀美,更有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因此,“印象武隆”这张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名片应运而生。如果说世界自然遗产的积淀为“中国武隆公园”建设提供了绝佳的素材,那么,“印象武隆”的文化内涵则让“中国武隆公园”更具有生命力。
启示之二:以项目为载体,创新旅游文化发展
项目是文化的载体,没有具体的项目,旅游文化就缺少支撑,旅游文化就是镜中月、水是花,就会成为空谈。要以旅游文化品牌项目和精品工程开发为重点,集聚社会资金,运用高科技手段,集中力量创作和建设旅游文化精品项目工程。
一是市场运作,实现强强联合。武隆县克服财政实力有限的影响,通过组建印象武隆发展有限公司,策划包装项目,走市场运作之路。对项目的成本,市场前景等进行深入分析,争取银行支持,破解融资难题,仅用7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印象武隆”的建设任务,创造了印象剧场建设的新记录。在发展文化项目上,武隆富有的是绝佳旅游资源和特有的地方文化,最缺乏的是高水准的策划大师,通过北京观印象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出艺术创意,武隆印象公司出资并负责经营管理的方式进行合作,实现了资源的优化组合。
二是树立大旅游文化产业的观念。大产业视角是旅游文化产业规划和设计的核心理念,仅仅把旅游文化产业定位在大众文化的观赏上,或仅仅只是把它当作宣传文化部门的事,都是不明智和短视的,都有可能贻误旅游文化产业事业的发展。武隆有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加之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旅游文化业的发展既包括产品、市场、目的地建设,也包括生产要素、产业要素、服务要素的完善。旅游文化产业规划应立足市场,立足资源,保障供给,提高质量,培育不同功能、不同类型的旅游文化产业聚集区,在综合协调、市场运作、突出特色、完善配套的基础上,发挥功能全面、综合性强、关联度高的作用,提升武隆旅游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三是借力发挥效益。武隆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坚持走借力发展之路,并取得了很大成功。借力名人聚焦效应,从2005年开始,武隆一直与张艺谋保持紧密联系,得到了旅游界和广大新闻媒体的密切关注。2010年2月动工后,更是未演先火,得了广大新闻媒体的密切关注。截止目前,通过百度搜索“印象武隆”相关的新闻达1400余篇,相关的网页992000个。借力世界遗产品牌,在选址上,将“印象武隆”剧场建在了世界自然遗产——天生三硚的外围。在前期营销上,推出了看“印象武隆”送天生三硚景区门票,借助世界自然遗产这一品牌优势,印象武隆很快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自启动“印象武隆”建设以来,武隆县一直致力宣传推介“印象武隆”,先后被授予了“重庆市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项目”、“重庆市最具观赏价值的旅游文化项目”和“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等称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启示之三:结合地域特色,创新旅游文化表现形式
俗话说,内容是决定成败的根本,越是本土的,越是世界的,越有生命力。地域文化是塑造旅游文化的灵魂。地域文化的优势决定旅游文化的特色。同时,旅游文化的灵魂存于地域文化的内涵之中。地域文化与旅游文化共同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发展强势尤其需要文化创意。所以,以演艺娱乐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的“印象武隆”,更加关注艺术表达及创意,将其成功打造有影响力、高收益的文化旅游演艺精品。
武隆把“印象武隆”定位为自然与文化的结合。充分地挖掘地域文化,以厚重的文化底蕴给世人展示了“不一样的印象、不一样的武隆”。例如“川江号子”、哭嫁、滑竿、麻辣火锅等都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在文化旅游的打造中,武隆十分注重自然遗产保护,喀斯特风貌是武隆人民永恒的财富。在此理念下,“印象武隆”以山、水、林为舞台背景,通过精致的舞美、本真的音乐、美幻的灯光,将以“川江号子”为主题的地方民俗,与“棒棒儿”、“麻辣火锅”等最具重庆特色的人文元素相融合,艺术再现了川渝地区独特的“号子”风俗,展现了巴渝地区恢弘壮阔的地理风貌和重庆人民坚忍不拔、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乐观豁达的精神品质。
在表现形式上,武隆还十分注重包装旅游文化形象。“印象武隆”是武隆乃至全重庆市近年来不可多得的本土节目,我们要继续把它做大做强做精。要充分地整合资源,把“印象武隆”与武隆名牌景点——天生三硚景区、仙女山景区等联合促销,让人们游武隆山水必看印象武隆,看印象武隆必游武隆山水,通过与各大媒体合作,设计出震撼人心的宣传语,吸引八方来客。例如,“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不一样的印象、不一样的武隆”,“观印象、听川江”等,积极宣传造势,不断地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启示之四:善于土洋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最积极的因素,也是项目得以成功运作的关键。离开项目,单纯谈人才引进,可能会成为“空纸约定”。“印象武隆”采取了多种举措引进人才。一是拥有一流的导演团队。“印象武隆”创意团队由张艺谋任艺术顾问,王潮歌、樊跃以及北京观印象公司派出的30多名导演组成了导演组,连续14月常驻武隆进行编排,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广大演员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不仅是对艺术的崇高追求,更多的是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二是精挑细选的核心演员。主唱、口技、舞蹈等主要演员均从艺术院校、少数民族等地区引进。以演员袁枚为例,2007年获得华人艺术风典大赛美声组金奖,2009和2010年连续两次获得第五届、第六届青年中韩交流赛金奖。三是培养原生态的群众演员。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作用。除了几位主演外,大部分都是土生土长的武隆人,他们以前是乡村乐队成员,歌舞厅老板,乐队鼓手,还有高考落榜生,他们血管里流淌着艺术细胞,通过培训,也成为了张艺谋的印象武隆的主角。多层次的人才体系,确保了“印象武隆”具有全国一流的独特创意、拨动心弦的完美展现、气势恢弘的宏大场面,受到观众的厚爱。四是建立高效合理的绩效管理机制。
启示之五:立足文化事业,展望文化产业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文化事业具有公益性质和精神特征,文化产业具有经济性质与物质特征,但它们的终极目的却是相同的,都肩负社会责任。除去责任,文化就会只剩下一个空壳,其经济价值也会消失殆尽。“印象武隆”通过经济法则和商业手段而对人实现审美享受与精神提升,促进社会风气的淳化和文明的积累。
在文化旅游富民的武隆实践中,坚持用市场的眼光看待地域文化资源,用市场的方式配置地域文化资源,用市场的机制开发地域文化资源。第一,要实施重点项目战略。通过重点项目的带动,做大做强武隆文化产业龙头,培育壮大主导文化产业。“印象武隆”是武隆倾力打造的大型旅游文化产业项目,需要雄厚的资金后盾。武隆国有独资企业喀斯特旅游有限公司,为“印象武隆”的成功演出签订了合作伙伴,全面统筹了整个演出的运作,增强了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第二,要鼓励民营资本投资。要保护好、引导好民营资本投资旅游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培育一批重点民营文化企业,积极促进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逐步形成文化产业群。第三,要强化品牌塑造意识。武隆将把“印象武隆”中的特色文化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争取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形成武隆独特的世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