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康熙皇帝,酷爱书法,他说“人如专心于一艺一技,则心不外驰,于身有益。联所及明季之与我之耆旧,善于书法者俱长寿,而且强健。复有能画的汉人或造器物匠役,,其巧绝于人者,皆寿至七八十,身体强健,画作如常。由是观之,凡人心志有所专,即是养身之道。”
康熙主张“志有所专,即是养身之道。”过去有人认为勤奋刻、刻苦会损害身心健康,影响长寿,其实是这是不对的。康熙认为书法家为写好字,在挥毫之前,总是要“收视厌听,绝虑凝神,尽量做到心正气和,其效果对于身心健康大有好处。”他还举例说,古代长寿的书法家大有人在,如书写“九成宫”的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终年八十五岁;写“天子庙堂碑“的虞世南,活到八十九岁;写“玄秘塔”的柳公权,于八十八岁才去世。可见康熙的这一论断,确实是经过一番考证的。
现代科研究证明,人脑紧张工作开始的越早,持续的时间越长,人衰老的速度也就越慢。所以看到人要维持自己的健康,不仅需要四肢肌肉筋骨运动,同时也需要大脑的思维活动,这是延长人的寿命所必不可少的。
东拼西摘[52]---------闲章起源
闲章起源于古代的吉语印。元代画家王冕出游时偶得一块五彩青田花乳石,便刻了一方“会稽佳山水”的印钤在画上。果然对画增色不少。从此文人自篆自刻的治印流派蓬勃兴起来了。闲章盖在作品起始处的叫“起首章”,盖在左、右角的叫“压角章”。也有盖在其他位置的起点缀作用、起补缺作用等。闲章能使书画作品更臻完美,能一定程度体现作者的品格及艺术修养。
东拼西摘[53]--------《淳化阁贴》最善本特展
上海博物馆从2003年9月24日举行长达一个月《淳化阁贴》存世最善本展览。《淳化阁帖》是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由宋太宗下旨镌刻的一部古代书法丛帖,被称为“中国书贴的祖宗”。由侍书王著奉旨编选内府所藏历代帝王、名臣、书家等墨迹,共100多人,400多篇,分为十卷,其中最珍贵的是上百篇已失传的王羲之书迹。后由于宫中火灾,《阁帖》原版焚毁殆尽,原版的祖刻拓本因此极少传世,千余年后更是踪迹早绝。据说原阁贴没有收录唐朝大书家颜真卿的法书。(请朋友们参看本专栏另一贴)
上个世纪80年代,在香港的一次艺术品拍卖会上,这四卷贴为美籍犹太人安思远以30万美元买下。20年后的今天,上博从安思远的手中以15倍的价钱(450万)购回此贴。
东拼西摘[54]--------让他三尺又何妨
何绍基(1799——1873)是书法家,学识渊博,著述甚多,草书被誉为“一代之冠”。为人谦和,是当时有名望的人物。
他在京当编修时,一天,收到来自湖南乡下的紧急家信,说邻居强行侵占了三尺地基,现正在打官司,要何绍基利用关系想法打赢这场官司。何绍基看完这封信之后,漠然一笑,工工整整写了一封回信,这信是一首诗:
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由于何绍基的德高望重,家人谨遂来信意见,把这封信的诗也给邻居看了,不仅平息了讼事,房屋地基也不争了。这封家书,成为何绍基的传家宝。
何绍基作品
译文:
……用意用笔讲究之至,佩服、佩服。鄙意如此大篇头绪烦多,宜一直叙下后以补笔斡旋,令具。若三四反复,颇觉眉目难清。李文恭推重向公,甚至屡见章奏。且贼之由粤入楚,向公亦不能无过,此等处尚宜酌。上年在孝陵卫被贼劫营,退守丹阳,挫失后弹压调度,大局仍能不误,尤宜分明叙出,以塞议者之口,此公善守而不善战,胜人者在坚定严密持重有德,既得此美谥,起段或将杨忠武并提,一则成功而得谥,一则未成功而得谥,赖圣明鉴。其隐微所以为诸将励,此意可做一段文字。实叙处不必太烦也,承挥问勤勤,谨此奉寄。辱叠韵赐诗,容勉和奉答也,定翁如面,基顿首。
东拼西摘[55]--------飞白书
飞白是书法中的一种特殊笔法,相传是书法家蔡邕受了修鸿都门的工匠用帚子蘸白粉刷字的启发而创造的。它的笔画有的部分呈枯丝平行,转折处笔画突出,北宋黄伯思说:“取其像发丝的笔迹谓之白,其势若飞举者谓之飞。”今人把书画的干枯笔触部分也泛称飞白。
宋代宗室中擅长书画的很多,粗略统计一下有二三十人之多。其中如太宗第五子赵元杰,善二王书法,工飞白。英宗第四子赵,善篆籀书,飞白亦独造其妙。仁宗曹皇后,贤淑好读书习字,亦善飞白书。宋高宗时宗室赵子澄,工书画,擅草隶、草篆,笔画间飞白精美,枯笔游丝灵动,势若飞举。年代久远,他们的作品自少传世,唯有传为武则天书《升仙太子碑》近年影印出版,其中多飞白书势,尚可资玩味。
东拼西摘[56]--------喜之极与悲之极
喜之极与悲之极
——《兰亭序》与《祭侄稿》之比较
研习书法,最主要的是对笔法、章法等课题的深入研究,这无疑是提高书艺的一条捷径。在我们反复揣摩古人书迹的同时,对一些杰作的创作背景、过程作一些研究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正、草、篆、隶,行书也许是这其中最能抒发作者情感的一种书体。行书“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没有定法,孙过庭在《书谱》中讲:“趋变适时、行书为要”,意思是行书介于楷、草之间,最为实用,伸缩性大,体变也多,笔法上又可借鉴其他书体的体势加以运作。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的《祭侄稿》,是书法史上行书艺术最为杰出的代表作品,既是后人学书的起点,更是人们仰止而无法企及的目标,沐泽其后千余年的书法艺术。
《兰亭序》创作于东晋永和九年,身为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请东土文人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道林等41人,在山阴兰亭雅集,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人生得意须尽欢”,王在写此序时,已不胜酒力,人醉心醉,情绪激动兴奋下,落笔格外有精神。酒醒后面对书稿大感惊异,他日更书多次,终莫能及。此篇文章、书法俱佳,书法被尊为“天下第一行书”,作品纯正典雅,书艺的特征契合了儒家“中和”的观念,至自然和谐的境界。
颜书《祭侄稿》作于唐乾元元年,是一篇追悼亡侄季明的草稿。时值安史之乱,颜真卿兄长颜杲卿父子挺身而出,坚决抵抗叛军,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侄季明正当英年,归葬时仅存头颅。在这种背景下,颜真卿心情悲痛激愤,因此作品字势飞动,遒劲郁勃,成为千古绝调。此稿援篆入行,圆笔中锋,善用枯笔、苍润而有质感,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纵观以上两篇名作,一悲一喜,其显著的特征是作者的情感对艺术作品魅力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是特定的人、特定的事、特定的情感和气氛下,造就了特定的不可再造的作品。喜与悲的极致即大喜、大悲。“得好友来如对月,有佳书读胜看花”,修身养性的文人把好友相聚、饮酒赋诗看成是十分欢悦之事,何况兰亭雅集,于是王羲之醉了,在大喜之中将自己的艺术推向了顶点,完成了一次“和平简静,遒丽天成”的质的飞跃。颜真卿也正由于失侄之痛,在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大悲痛里血泪交进,情不自禁,顿挫纵横,一泻千里,写就名篇。大喜、大悲是强化了的感受,它们将作者的创作激情推向了高潮,是作者由理性进入非理性,到达忘我境界的一种媒介。而这种非理性使作者对作品的把握界定在自觉与不自觉间,忘却了技巧的过分约束,将技巧的存在仅仅是作为抒发情感的一种工具,使跃然在纸上的那几根、几组线条,在特定的组合下,表现的是特定时刻纯粹的精神写照,造就出连作者自身在常态下都无法超越的艺术高度,使艺术美得到了深层的挖掘。而这种大情感在客观上又为技巧的某些层面提供了技术支持。在《祭侄稿》中表现为有一种气,一种怒气,贯穿通篇,使作品筋脉、血脉通畅,神气充沛。古人云“书之大局,以气为主”,气得则形随势生,点画则有所依附,因此作品点画间顾盼呼应,字间逐势瞻顾,行间递相映带,通篇气振神跃,生机勃勃,使观者从凝固、静止的纸面上,领略到生命的律动。陈深在《广州书跋》中说“此帖纵笔浩放,一泻千里……其妙解处,殆出天造,岂非当公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其工邪!”
研究古人,开拓未来。在当下的创作中,我们应该撷取精华,多一些真情流露,少一些无病呻吟。
东拼西摘[57]--------甲骨“四堂”
复旦大学教授陈子展的一句名言:“堂堂堂堂,郭董罗王”。前面四个堂就是指后面四个姓的四人,这便成了人们凡提出“甲骨”必说“四堂”的由来。
四堂之一,罗振玉(字雪堂)。最早探知甲骨文的出土地,这成了他对甲骨学的最重要的贡献。
四堂之二,王国维(字观堂)。其《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被誉为甲骨文发现以来第一篇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科学论文。
四堂之三,郭沫若(字鼎堂)。从事甲骨文研究在“四堂”中最晚,但起点高,方法新。有《甲骨文字研究》和《卜辞通纂》问世。
四堂之四,董作宾(字彦堂)。发表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公认是一部中国甲骨学史上划时代的著作。
罗振玉(1866-1940)号雪堂,字叔言,贞松老人等。浙江上虞人。是我国较早研究甲骨的人。他长于考古,有丰富的金石文字知识。考释之余,挥写甲骨文,是近代以甲骨文入书的开创者。并用考释的几百甲骨文字编集楹联,有《集殷墟文字楹联》问世。其书法圆劲隽秀,紧密严正,工稳严整。《临商契文轴》是罗振玉临写的殷契文字,此作品风格清雅,淳厚,多用方折,有简约古朴的装饰美感。
王國維 (1877--1927)史學家。初名國楨,字靜安、靜庵、伯隅,初號觀禮,別號永觀、禮堂,晚號觀堂。浙江海寧人。戊戌變法時,始知新學,就讀於羅振玉主辦之東文學社時,開始接觸康德、叔本華理論,以叔本華理論對傳統哲學進行批判。其哲學研究處於承先?後地位,致力於古典哲學邁向現代哲學。辛亥革命後,攜眷亡命日本,以遺老自命。自此轉向考古學及史學研究,並從事中國古代史料、古器物、古文字學、音韻學考訂。尤致力於甲骨文、金文和漢晉簡牘之考釋,以考證古史,成就?甲骨文「四堂」之首。十二年應清遜帝之命至北京,任溥儀老師。十四年,任清華國學院導師,受沈曾植影響,專治古代西北地理史事,從事整理考訂蒙古史料。十五年,國民革命軍自粵北伐,翌年進抵河南,王國維對清室復辟感到幻滅,自沉於頤和園之昆明湖。生平著作甚多,有《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四十二種。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又名郭鼎堂。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郭沫若出生在一个中等地主兼商人的家庭。早年留学日本,先学医,后从文。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五四”时期,发表新诗《女神》等,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1926年任广东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在起义部队南下途中参加中国共产党。1928年因受蒋介石通缉,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工作,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1941年皖南事变后,创作了《屈原》、《棠棣之花》、《虎符》、《孔雀胆》等历史剧和战斗诗篇《战声集》。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人民保卫世界生闰委员会委员、中日友好协会名淮会长等职。1978年6月1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所著《甲骨文字研究》、《两周金文辞图录考释》、《金文丛考》、《卜辞通纂》等,曾在学术界引起震动。生平著述收有《郭沫若文集》(17卷)和《郭沫若全集》。
董作宾 (1895—1963) 中国现代甲骨文学家。字彦堂,又作雁堂,别署平庐。 河南省南阳县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3 月20日),1963年11月23日卒于台湾省台北市。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土。1947— 1948年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1949年以后兼任台湾大学教授,1956一1958年任香港大学、崇基书院、新亚书院和珠海书院研究员或教授。 董作宾在1928至1934年间,曾8次主持或参加殷墟的发掘,随后专门从事甲骨文字的研究。由他主编的《殷虚文字甲编》(1948)和《殷虚文字乙编》(1948一1953)二书,共选录抗日战争以前1—15次殷墟发掘出土的有字甲骨(见商代甲骨)13047片。1931年,他在《大龟四版考释》一文中,首先提出由“贞人”可以推断甲骨文的时代。1933年又发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全面地论 证甲骨断代学说,将《大龟四版考释》中的八项断代标准,进一步确定为:世系、称谓、贞人、坑位、方国、人物、事类、文法、字形、书体十项标准;并将殷墟出土的甲骨又划分为武丁(及其以前盘庚、小辛、小乙),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5个时期。 从而使甲骨文的研究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他还根据甲骨资料,探讨殷代年历之学,著有《殷历宏》(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