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军旅同心-旅游自驾-军旅文学 >> 读书赏析 >> 学习园地 >> 写作基础 >> 写作基础 >> 正文
十分钟学律诗
作者:采莲韵转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3-14 22:25:08

dv6/dispbbs.asp?boardID=28&ID=16075&page=1

十分钟学律诗{转}

我写这篇贴,并不意味着我就是写律诗的高手,恰恰相反。我只是略懂得些律诗的基本格式而已,古人写律诗的格式有十七,二十一种之说。但作为现代人,以玩味诗词的居多,所以,没必要去穷究那些繁琐的格式,只需懂得四种最基本的格式就可以了,千招会不如一招精,学会这四种基本的律诗格式,没人会说你写的律诗在格式有错误了。初写律诗之人,都对律诗有害怕之心,觉得格式过于严谨、繁琐,其实律诗还是有规律的,我把自己所学的一点心得提炼归纳了一下,整出了这篇文章,之所以说只用十分钟学会,一是让人们从心理上可以消除对律诗的恐惧感。二是十分钟之内,我们所需要学习的,只是些最基本的东西,不是全部。基础打好了,其他的,都是顺水推舟的了。而学基本的知识,十分钟已经够了。如需巩固,你可以以后多钻研就是了。这个,就是我发这篇贴子的最基本目的。

律诗入门篇----十分钟教会你学律诗
前言:此方法的压韵是以《中华新韵》为基础的,平仄按是现代拼音的四声来确定的,即拼音中的1,2声为平。3,4声为仄。学好这个,以后可以自己再去浏览一下宋朝流传下来的《平水韵》,提高一下认识。用《新韵》还是用《平水韵》,各人自便。个人还是认为用韵也应该与时俱进,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音、语调,所以,盲目地应用千年前的古人韵调,有食古不化之嫌。一家之言,悉听尊便。

学律诗先从五律讲起,弄懂了五律,其他的律诗,绝句就是水到渠成了。

第一,二分钟:强行背出这四句基本格式,这是五律,七律,排律,五绝,七绝等诗的变化之根本。背出这四句,学律诗就算入了门。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这其实是两个对仗工整的联。
平平仄仄平”这句更要背熟。

第三,四分钟:上面的四句格式,重复写一遍。就是一首五律诗的完整格式之一了。五律有两种基本格式;仄起式,平起式。
仄起式,平起式里面又各自分了两种,其实只是第一句变化了一下,一共就只有个四种格式了。

仄起式:第一种,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四句再重复一边,就成了五律。

第二种,只是把上面的格式的第一句改成“仄仄仄平平”,其他不变,就成了另一种格式的五律了。这种五律的格式,第一句最后一个字是韵字。和上面那首不一样。全称叫“仄起入韵式”。

第五分钟:五律平起式。

平起式:第一种,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四句再重复一边,就成了五律。

第二种,只是把上面的格式的第一句改成“平平仄仄平”。其他的和上面的“仄起式”原理一样。

看看清楚,五律诗翻来覆去,其实就是四句基本格式在变而已。

第六,七分钟:复习上面的。
第八分钟学七律。

七律其实和五律一样,只是在五律的每句前面加两个字就是。加的方法也很简单。
如“平平仄仄平”最前面是“平”音,那么在它前面加两个“仄”音就可以了。变成了“仄仄平平仄仄平”。同理,每句最前面的是“仄”音,加两个“平”音就可以了。

其实就是把五律中的“仄起式”加两字变成了七律中的“平起式”,五律中的“平起式”变成了“仄起式”。其他的都一样。

第九分钟:
五律每句的第一,三个字,可以不管平仄。但只有“平平仄仄平”这句不能随便去变,高手才能变,你们以后再学这个。七律的第一*****字,同理,可以不管平仄。同理,“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个字不能随便去变,以后学变法。

第十分钟:复习上面七律的方法。

全部完了。

以后再发“律诗提高篇”,“中华新韵篇”。


律诗提高篇(一)
一,律诗的粘对------快速知道“格律”对错的方法。

粘对既是律诗的规则,也是一种快速知道“格律”对错的方法。我们知道,律诗其实是四个对句而成;

                一二三四五

                仄仄平平仄,——1
                        平平仄仄平。——2

                        平平平仄仄,——3
                        仄仄仄平平。——4

                        仄仄平平仄,——5
                        平平仄仄平。——6

                        平平平仄仄,——7
                        仄仄仄平平。——8

                        一二三四五

    我们知道;每个对句,如1和2。3和4...句它们的第二,,四个字的平仄都是相对立的,也就是平仄完全相反的,(最后一个字是韵的规则就不用多说了),这就叫“对”。
再看看2和3,4和5...句,你就会发现,你就会发现,它们的第二,四个字的平仄是相同的。这就叫“粘”。
“粘对”的主要作用是“使声调多样化...”。知道了它的粘对原理,就可以帮助我们背出格式了。。
也就是只要知道了每首诗的第一句的平仄,那么全篇的平仄我们都能背出来了。只要按“粘对”的原理去套就可以了。
明白了“粘对”的道理,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长律的平仄。不管长律有多长,也不过是依照“粘对”的原理来安排平仄的。
*****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失粘”;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失对”。




二,律诗大忌---“孤平”

在“律诗入门篇”里的第一,二分钟教程里,特别指出过;五律中‘“平平仄仄平”这句更要背熟。’。同理;七律中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句了。为什么呢?
因为按照律诗的“1,3,5不论平仄”这个观点,“平平仄仄平”这句就有可能写成“仄平仄仄平”,也就是除了最后一个字是必须要压押韵的平音字外,前面就只剩下一个“平”音了。这就叫“孤平”,一个孤孤单单的“平”音。
这是律诗不允许的。但可以用“拗救”的方法补救。下面就谈“拗救”。

三,律诗的变化——“拗救”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诗中如果拗句太多,就成了古风式的律诗。一般前面有一个字用了“拗”后面必须用“救”,*****补偿的意思。也就是前面有个字是该仄的地方用了平,就要在适当的位置上补一个仄。

1.在“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以用另一种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也就是第三,四字的平仄互换。同理“仄仄平平平仄仄”中,就变成了“仄仄平平仄平仄”,是第五,六字的平仄互换。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的第一个字,也就七言的第三个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了。

2.“平平仄仄平”的句型,第一个字用了仄,第三个字补一个平,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同理,这叫“本句自救”。

3.“仄仄平平仄”的句型,第四字用了仄,或第三,四字都用了仄,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平声来补救。这样就变成了“@仄@仄仄,@平平仄平”(@是可平可仄的意思).七言同理。这叫“对句拗救”。这点其实我都有点糊涂,不太懂意思,我从没这样拗救过,你自己斟酌)

4.上句中,只是在第三个字用了仄。七言则是在第五个字用了仄。这叫“半拗”,可救可不救。

古人在运用2的同时,一般会在对句用3,4的句型。这样既构成本句自救,又构成对句自救。

关于以上的“拗救”方法,可以在熟练了那四种基本格式之后,再去考虑“拗救”的用法,否则会打击学律诗的信心的。因为太复杂了。我自己也只用过一次。按我个人的理解就是,在不犯“孤平”的基础上,该仄的地方用了平,就到该平的地方去补一个仄。该平的用了仄,就到后面补平。大家可以一起探讨一下。


四,其他知识点滴

1.律诗一般至少需要存在两个对仗工整的句子。也可以把律诗中的八句诗句,写成四个对仗工整的对联的,第1,2句称为首联,第3,4句称为颔联,第5,6句称为颈联,最后两句,称为尾联。作律诗,以颔联,颈联为重、居多,所以,律诗里面存在的两个对仗句,一般都指的是颔联,颈联。

2.末防三连同,即每句末三字,不准平平平,也不准仄仄仄。只剩下第2.5.6句中的第五字了,在不出现三连同的情况下,最好和第6字一样,但要求并不严格。其他的,可平可仄了。

3.绝句的写法,其实就是剥离律诗的格式。如;取首、尾两联的格式,取前半首的格式,取后半首的格式,取中间颔联、颈联的格式。就成了四种绝句的格式了。

4.最后随便说一下,写律诗讲究对仗工整,格式标准。故而厌其繁,惧其难的人多不胜数,其实,律诗格律的产生,并不是为了增加写诗的难度,而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韵律感、美感。格律诗产生后,由于它在结构上的整齐划一的特点,以及平仄读音上产生的抑扬顿挫,峰回路转,朗朗上口的音律性,使格律诗体现了一种音乐之美,同时它的对偶工巧等特征,都使它深受古代文人的欢迎。在唐以后的一千多年里,格律诗一直在诗坛占据着主要地位。杜甫的律诗,就以对仗工整,格律严谨而著称。但无论诗词,皆以意境为先,如有好的意境,对格式的要求就不非要那么强求了。如由唐代崔颢写的,著名的《黄鹤楼》诗,它上半首,是完全不合格律的。但它以意境取胜,被李白评为律诗中第一而甘拜下风,虽登黄鹤楼而不愿赋诗。作为初学者,还是应注重格律,在熟知格律的基础上,再去考虑意境问题,而不要好高骛远,空谈意境,反而有损对律诗的审美,因为律诗中的意境美是对律诗格律美的一种升华和补充。

懂得了这些,我想大家应该对格律诗不会那么恐惧了吧。我所写的内容,如有不够严谨翔实之处,还望各位诗友提出指正,《唐诗宋词论坛》“五百年后”拜谢不已。并在此一并感谢梦窗同志,我所学的律诗知识,基本上都是她逼出来的。

律诗提高篇(二)

《诗韵新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韵”。

还有本《中华新韵》,意思都一样。是根据普通话的语音来分类的。这部新韵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分为十八部,基本原理就是“凡是韵母的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或相近的,就构成了同韵字”。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入声字已经消失。但新韵中保留了一点入声字,主要是为了旧体诗词的某些需要,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选用。
我一般是按拼音中的1,2声属于平声,3,4声属于仄声来区分平仄的,这样方便快捷。且符合平仄的原理,(律诗中严格要求平仄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使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节奏感,因此按1,2,3,4来划分平仄更科学)。
在旧体诗词中,入声字可通押,也就是可平可仄。这点在新韵中不是很严格,可以根据自己习惯来用。我自己不另分入声字的。

下面我就把新韵十八部的韵母字列出来。字就不打出来了。太多了。

一。麻a


二。波o(通歌部)

三。歌e(通波部)

四。皆ieue


五。支i(通儿,齐部)

六。儿*(通支,齐部)

七。齐i(通支,儿部)

八。微eiui


九。开ai


十。姑u(通鱼部)

十一。鱼u(通姑部)

十二。候ou

十三。豪ao


十四。寒an


十五。痕eninuneng(注:eng的韵字只是在十五痕韵部的第一声才有。2,3,4声没eng韵韵母的字。)

十六。唐ang


十七。庚enging(通东部)

十八。东ong(通庚部)

注释:所谓通*部,意思就是两个韵部的字可以互相通用。


更多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站立即删除。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文章录入:好雨润物    责任编辑:好雨润物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管理登录 |